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第16教学楼
  • 电话:0731-84618163
  • 传真:0731-84618163

科技创新之花常开

时间:2015/09/23 09:12:00  来源:   作者:   点击:

科技创新之花常开

生安院十一五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发展五年回眸

 

十一五以来,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生安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发展势头喜人,呈现三多一高态势:项目立项多,共立项省级创新实验项目7项,校级创新实验项目22项,院级创新实验项目15项。获奖成果多,共获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项,校求真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发表论文多,据不完全统计,本科生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9篇(含SCI论文一篇)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学生申报、教师指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论人数,生安院在校本科生不过800,教职工不足60,专任教师仅36名,在全校范围内只能算一中等规模学院,何以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位居全校前列?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步伐,探寻背后的答案。

一、       硬件

20098月,根据学校统一规划,生安院从第一教学楼整体搬迁至第十一教学楼,用房面积从1000多平方米增加到近5000平方米。新增的3000平方米对生安院弥足珍贵。曾几何时,因为研究用房极为紧张等原因,研究生、本科生绝大多数逼得外出到其他单位做毕业论文;本科生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并为综合实习(4~9月)的创举,某种程度上也是为满足实习用人单位对实习时间长度要求而催生的。搬迁后,本科生实验教学用房得到较充分保证,共201493平方米,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室6间、专业实验室6间、计算机房2间、分析室3间及标本贮藏室3间。与此同时,科研用房也全面向本科生特别是承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校内进行综合实习的本科生开放。现在,尽管研究用房仍嫌拘束,但大多数研究生与部分本科生已经有了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空间。

没有仪器设备的房间,犹如“巧妇的无米之炊”。学院整合“植物保护”国家特色专业,“动植物检疫”省级特色专业,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疾病控制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病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和农业微生物校级重点学科以及教师科研经费等各种资源,添置了大量教学科研急需设备,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核酸蛋白分析仪、多媒体显微互动系统、生物摄影显微镜、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仪等1340台件,总价值1100万元。现在,尽管研究设备仍待进一步补充更新,但大多数研究生与部分本科生已经有了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实验仪器。

二、       师资

没有人,再多的用房与设备也了无生气。人才是根本,生安院拥有一支整体实力雄厚、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36名专任教师中,有26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陈常铭教授、陈寊教授等老一辈教师在培养了周集中、万方浩等一大批杰出毕业生的同时,也奠定了生安院“尊师重教、崇尚学术”的院风。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学术底蕴犹显厚重,学术氛围犹显浓郁,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每一个生安人。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为例:2009年生安院中标6项,2010年中标7项, 2011年中标5项,连续三年位居全校前列。36名专任教师中,既有戴良英、袁哲明、周小毛、杨中侠等两获基金资助的中坚,也有高比达、廖晓兰、文礼章、刘二明、丁中、李有志等中老年教师锲而不舍、多次申报、终有斩获的坚持,更有黄国华、王星、罗坤、刘祥英、谭林、朱宏建、周倩、王运生、李兰芝等青年教师的喷发,全院已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大好局面。2010年全院到位科研经费突破700万元,相比2005年的287.2万元增长2.5倍。这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不仅因项目、科研经费而为研究生、本科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及科研条件,更重要地是他们传承并发扬的“尊师重教、崇尚学术”的院风、营造的“敢于竞争、锲而不舍”的学术氛围,已深深地在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心中留下烙印,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科学研究当中。

三、       管理

综合实习改革赋予新内涵。生安院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为综合实习(从第六学期4月底持续到第七学期9月底,长达5个多月)的创举,发轫之初其实也是无奈之举。由于当时科研用房与大部分教师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后来高校扩招造成的本科生人数迅猛增加,校内承载研究生科研尚且超负荷,更遑论本科生毕业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学院教师利用各自建立的联系,将绝大部分本科生送去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就成了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唯一选择。这一改革实现了“三赢”:学生欢迎,能去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可以开阔眼界,有条件做出较高水平毕业论文,让对方老师、用人单位了解自己有助于考研、就业。学院欢迎,大部分学生去校外实习,化解了校内不能承载的难题,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降反升;用人单位提供学生往返差旅、住宿、补助等,缓解了学院经济压力。校外实习用人单位欢迎,这些单位往往项目多、经费多,但进人、招研人数控制严格;提供部分经费招来每生长达5个月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科研劳动力,并有望从中挑选部分好苗子考研是颇具吸引力的选择;但前提条件是实习周期相对要长,原有的生产实习(一个月)、毕业实习(三个月左右)分开进行难以满足要求。于是,合并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利用暑假长达5个月的综合实习应运而生。然而,在现阶段本院教学科研用房较大改善、教师项目经费大幅增长、迫切需要部分本科生助研(在校内结合指导教师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而吸引考研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的情况下,这一简单“劳务输出”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由于多年来本科生特别是优秀本科生选择校外实习惯性的驱使,本院教师逐渐增长的“内需”无法满足。学院既不能强迫学生选择综合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事实上校内目前也无法承载全部本科生的综合实习,与校外实习单位的开放互动、合作交流从长远来看对三方仍然是有益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恰到好处地化解了这一矛盾:本院教师通过指导大二、大三本科生申报、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耐心指导、热心关爱、相互沟通,自然地过渡到团队成员选择该指导老师在校内完成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部分团队成员进一步选择该指导老师考研深造。教师指导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原因正源于此。长达5个月的综合实习也确保了大多数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得以高质量地完成。2005级生物信息专业陈渊同学就是在袁哲明老师的指导下,获得2008年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继而跟随袁老师作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其本科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以《A Novel QSAR Model Based on Geostatistics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为题20098月发表于Acta Phys. Chim.SinSCI收录,陈渊为第一作者)。20099月,陈渊选择继续跟随袁老师读研。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综合实习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

为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覆盖面,学院从2011年起在省级、校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基础上每年增设3~5项院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其资助力度与校级项目一致,由生物安全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经费拨付。目标管理简单明了。学院推荐申报省级成功立项的,项目负责人与指导教师需书面承诺“项目按期结题后一年内,以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学生)为第一作者、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至少发表一篇国家一级学报以上论文”。学院推荐申报校级立项成功和学院批准院级立项的,项目负责人与指导教师需书面承诺“项目按期结题后一年内,以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学生)为第一作者、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至少发表一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绩效考核动真格。达不到承诺要求的指导教师将暂停指导各级创新性实验项目资格两年。过程管理抓关键环节。项目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项目申报书,项目负责人PPT开题论证,教学院长与各系室主任投票决定推荐、立项与否。中期检查书面反馈研究进度督查意见。项目结题对照承诺书查论文发表。

四、       感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正是契合当前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开展的。要问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生安院师生中的份量,还是来听听他们的感言吧。

2008级植物保护专业向嘉乐同学大学四年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创新十佳”等荣誉称号。2010年他主持的《杀线虫剂对甘薯茎线虫趋化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在丁中博士的指导下,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篇、会议摘要1篇,其中《有机磷杀虫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趋化性影响》20118月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农药》,《生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发表于《科学教育论坛》。问到参加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感受,向嘉乐这样回答: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能让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还能在实践中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广阔平台”。现在,他已保研中国农业大学。

2007级生物安全专业宋琼同学大学期间收获颇丰,曾获得校“优秀团干”、校“三好学生”、校“创新十佳”和校二等奖学金。2008年她参与的《从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分离到的3个拮抗菌株的防病作用研究》得到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在高必达教授的指导下,项目成果获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校第七届“求真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论文发表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谈及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宋琼由衷地说:创新实验让我们能较快地适应和进入科研工作,并对今后就业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对迅速适应工作非常有益。

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成果“链霉素HND02代谢产物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获校第七届“求真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的李有志老师说:“看着他们学会独立创新、动手实践,并逐渐成长成才,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荣誉!”。

……

(生安院 向嘉乐 刘燕娟 袁哲明)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