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增强急救本领”——22级植保3班主题团日活动
(本网讯 植物保护学院 王钰荣)3月9日,22级植保三班团支部在16教529教室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增强急救本领”主题团日活动,邀请了长沙市雨花区蓝天应急救援队来校开展心肺复苏术+AED使用方法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培训。
一、学习心肺复苏术
红十字师资老师、株洲市政府2022年度最美志愿者——唐宁正在教学“成人心肺复苏法”。“如何正确进入救援现场、判断患者意识、开始呼救、摆放复苏体位……”唐老师一一详细地给同学们讲解。
同学们在认真学习、实操
二、学习AED使用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三、学习海姆利克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 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四、救援队寄语
“学校推广医疗救护对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急救技能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康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学生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你们以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本领,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国家、社会、人民奉献你们的青春力量。同在蓝天下,携手为公益,谢谢大家!”
——长沙市雨花区蓝天应急救援队
总结: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加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集体凝聚力。我们也将谨记雷锋精神思想内涵,自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热血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审稿 张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