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第16教学楼
  • 电话:0731-84618163
  • 传真:0731-84618163

植物保护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时间:2016/06/29 15:26: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实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学院坚持以深度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积极造就领军人才、获得标志性成果为突破,以大力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为给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上下一心,求真务实,积极推进学院内涵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学校目标管理优秀单位,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植物保护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80篇,本科生发表论文27篇,实现了芙蓉学者、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的突破,为学院“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人才队伍、专业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结构性难题。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学科建设有成效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验收为优秀。新增生物信息学博士点,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硕士点和植物保护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点。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基金资助。植物保护学科在全国2012年学科评估排名12位,为我校植物科学、农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作出了重要贡献。

2、人才培养质量有提升

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和华大基因合作办学。昆虫标本馆为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本,其中1本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验收,立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5项,获省研究生创新项目12项,发表教改论文40篇。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80篇,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3篇;大学生各类获奖人数较“十一五”增长4%

3、师资队伍建设有加强

现专任教师达到46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平均年龄41.6岁,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7%,外缘教师比例74%,教师具有留学经历比例45.6%,分别比“十一五”上升26.1% 11.2%19.9%。黄国华教授被评为校内第一个全职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引进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名,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名,神农学者讲座教授4名。7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高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4人被确定为校首批“1515”学术骨干人才。新增博士导师5人、学术型硕士导师13人、专业型硕士导师14人,5名教师晋升教授,5名教师晋升副教授。引进优秀博士7人,其中1人被内聘为教授,公派出国6人。

4、科学研究能力有突破

为南方粮油作物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同单位之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新增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农药分中心、湖南省生物农药及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项,年均到位科研经费达900万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3项,公开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134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5、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能力有提高

选派3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2名三区科技服务人才,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建立了麻阳柑橘等特色产业基地。主办农林重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高峰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近年来,先后与国外1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国内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邀请1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派出2-3名教师出国访问交流。举办9期农技人员培训班共2000余人次。

6、教职工收入有较大增长

通过狠抓药效试验、白蚁防治、主办培训班、挖掘农推潜力,学院创收有所好转,教职工奖金每年增加10%以上。

(二)“十三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队伍问题突出

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有130多个教师),人才断层严重,学术领军人才缺少,团队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新进青年教师能力参此不齐、部分教师担当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待增强,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大学生和研究生优质生源数量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

2、学科优势不突出

植物保护学科在2012年全国23个参评单位学科排名12位,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内高水平院所比较学科实力差距进一步加大,同水平院所竞争更加白热化。学科方向凝练不够、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学术氛围不浓厚的问题有所抬头,学科文化建设不够。

3、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不够

学院在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改革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问题表现为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并具一定显示度的成果严重不足、生物安全专业被取消、生物信息学专业对口师资匮乏、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专业改革的力度与步伐仍过小,没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和内涵建设急需加强,教师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投入精力不够。

4、科学研究原创成果不多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但至今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不突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将带来重大冲击,高层次科研平台、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档次科研论文增长会更加困难,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率低。研究方向与研究力量过于分散,没有紧跟国家需求和湖南省主流产业,研究跟从经费走,开放交流意识淡薄。

5、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

我院办学经费不够,教学科研基地、仪器设备、教师办公用房、研究生学习用房等教学科研条件严重不足,教职工收入低。

二、“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造就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为重点,以文化建设和奉献精神为推力,实现学院特色发展;到“十三五”末,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创建国内一流植物保护学科。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确保植物保护学科列入湖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排位处于全国前10名或前30%,学科ESI排名全球前1%。确保所有学位点通过国家学位点合格评估。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招生宣传,扩大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420人。力争留学生数量有较大提高。新编研究生用书3部,新增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个,立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8个。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获省优博士学位论文2篇以上、省优硕士论文5篇以上,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确保各类研究生毕业论文抽查不合格率为零。

(二)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

办学规模稳定为在校学生900人左右。条件成熟时新上一个本科专业(应用生物技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推进实践平台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提高专业整体办学水平,高质量完成植物保护专业国家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获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优秀教研室1个、省教学名师1名或省教学能手1名、省精品课程1门、慕课课堂1门、省教改课题2项、省教改成果奖1项。本科生年均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5篇以上。教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考研率30%,英语过级率、就业初次签约率等增长5-10%,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竞赛和创新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有个性的大学生。各类获奖人数增加5%。建成高标准的校内教学科研基地。

(三)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新增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成湖南省重要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力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突破,承担1-2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30项国家级课题、30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其他课题,力争到位科研经费约9000万元左右,获得10项国家级或省级科技成果奖,授权发明专利100项,发表SCI论文245篇,力争主持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到校经费达200万元。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达到55人,博士比例达90%,外缘教师比例达75%以上;引进或培育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百人计划、芙蓉学者等)2-3名,建设10个教学科研团队,省级创新团队1个,力争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

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借鉴成功经验,深化学院改革

借鉴高水平院校成功经验,收集采纳杰出毕业生校友等外界智力资源为我院各项事业特别是学科建设提出的诊断性、建设性意见,全面深化改革。

(二)注重学科特色发展

以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建设为统筹,进一步加强学科点建设和学科间的协调发展、转型发展,注重学科学术声誉,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队伍,整合学科优势,形成合力,统筹优化学科资源,最终实现学科特色发展。

(三)加强师资引育力度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深入推进“三位一体”教师实施计划,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扶持力度,实施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促进师资水平的提升。鼓励教师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开拓教师学术视野。加强师德建设,倡导奉献精神,培养“四有教师,强化每一个人的责任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目标,激发教师关爱学生、安心教学、潜心育人的自觉性。引导青年教师过好实践关、科研关、教学关。加强教辅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四)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

以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用房和奖励配套机制,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整合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学科领军人才与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团队,选好团队负责人,扩大团队负责人职权,制订团队建设中长期规划,建立团队考核评价和资源配置机制。以水稻、油菜、柑橘、蔬菜等主要作物产业链和国家需求为基础选准重点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力量,通过申报承担大项目、组织全学科教师协同攻关的方式,增强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术水平的提升。

(五)积极筹措学院发展的条件保障

以条件建设为保障,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专项、课题)立项,争取更多的专项和科研经费,加强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广开财源,大力改善民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学习生活条件。完善“助、勤、奖、贷、补”资助体系。

(六)以文化建设奉献精神为推力

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发扬“不断攀登、敢为天下先”的办学精神。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实验室文化建设、学科文化建设。浓厚独立、兼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力戒浮躁。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发扬民主,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学术委员会的职能,积极推进教授治学。

(七)坚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

在广泛听取全院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完善学院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把人才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创新绩效管理机制,强化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热情,使他们更加用心教学和学术,更加用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八)以合作交流为助力

加强优秀校友资源的利用,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支持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特别是博士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取经学习,和大科学家建立紧密联系。大力推进留学生工作,到国外访学,积极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组织对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九)加大学院宣传

创新宣传手段,加强与社会媒体合作,加强昆虫标本馆建设和开放力度,制作学院宣传片和宣传资料,办好学院网站,精心打造蝶韵文化艺术节。经常邀请杰出校友做励志报告,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