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号,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6教529持续进行。华大科技的田巍老师和孙海陆老师分别作了题为“RNA生物信息分析及常用软件使用”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两场学术报告。报告由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易图永教授主持。研究生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和植保院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上午,田巍老师主要讲解了转录组学与生物信息的内容。首先就以“打哈切”会传染为话题,引起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接着,详细讲述了比较转录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比较转录组学的分析内容和工具,比较了个体转录组和群体转录组的研究,之后以miRNA、降解组、circRNA研究、incRNA研究为分点综合阐述了Non-codingRNA。最后田巍老师还一步步教授学员们RNA生物信息分析中常用软件的使用。

田巍老师作报告
下午,孙海陆老师就测序技术在动植物领域的应用与基因组研究新技术展开介绍。对动植物鉴定项目,现有皮革鉴定技术,核酸检测的方法,动物毛皮鉴定,现有鉴定标准,食品药品鉴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着,孙海陆老师从基因组的研究意义出发,介绍了最新的基因组研究技术,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了三代测序技术。在报告会中,孙老师运用了许多新颖有趣的例子讲述了测序技术的有关内容,学员们感觉学得轻松易懂。

孙海陆老师作报告

课后老师与同学们热烈交流
田巍,毕业于天津大学物理学专业,2006年加入华大,现任华大基因国际部高级生物信息分析师,研究领域: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历任华大miRNA信息分析主管、华大基因高级客户经理和华大基因科技服务部对外生物信息培训教研负责人,现主要负责华大基因的国际部生物信息分析工作,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参与发表论文十余篇。
孙海陆,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9年加入华大,现任华大基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植物鉴定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动植物群体遗传、动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方向的研究,对测序技术在分子育种和动植物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具有丰富经验。近年来主持、参与了毛皮服装动物源性鉴定标准,食品动植物源性鉴定标准,司法物证的动植物鉴定标准等国际、地标的研发和制定;参与了科技部水稻育种、农业部农作物品系SNP标记标准的建立等项目;发表和申请专利3项,国际、地标5项,软件著作权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