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二周扬帆起航
7月3日,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二周学习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6教529火热进行。来自华大基因的阳作权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邹冬生教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罗峰博士分别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省内外16所高校的110多位学员和植保院全体研究生前来现场聆听专家报告。该活动是2017年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和植保院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午,阳作权研究员作了题为“NGS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动植物基因组de novo组装中的研究”的报告。他从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生命大数据、动植物基因组组装策略、动植物基因组大小估算和动植物基因组组装结果评估等多方面详细地阐述了NSS技术的发展方向。
阳作权研究员作报告
下午,邹冬生教授作了题为“现代农业转型与创新”的专题讲座,主要讲述了农业服务功能、农业产业属性、农业公益属性、产品质量标准转型及现代农业投资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邹教授亲切和蔼,以其独特幽默的方式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展示了其关于农业创新的思考,现场同学积极提问,场面活跃。随后罗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报告,精心制作的全英文PPT以及多个不一样的DNA序列,罗老师认真讲述,深入浅出,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邹冬生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场座无虚席
罗峰教授作报告
学员向专家提问
会后,师生们就自身感兴趣的学术问题与各位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湖南省“生物信息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新的一周学习已经开始,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颇多,既拓宽了各位师生的视野和思路,对指导师生的研究方向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今后的课程充满期待,将更加珍惜以后的学习时间。
阳作权,2010年进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癌症研究所生物信息研究员,曾任实验室副总监,医学责权利单元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通量测序的应用、肿瘤生物信息学、肿瘤临床基因检测和肿瘤的精准治疗等。正在开展高通量测序在肺癌、肝癌中的精准医疗应用。先后主导或参加的项目有肝吸虫基因组项目、白蚁基因组项目、863癌症基因组研究项目-胃癌基因子项目、100例膀胱癌基因组项目和100例肾癌基因组项目等。先后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2篇文章。2014年被为深圳市盐田区生物产业高层次人才(高级人才),享受盐田区高层次人才补贴。
邹冬生,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 1988年3月毕业于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获生态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生态学博士点领衔人、生态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长沙、常德、湘西自治州等十余处政府部门的顾问。邹冬生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龙须草生物制浆技术中试”、国家西部开发重大专项“湘西自治州农林复合模式与退耕还林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863”计划“生物法提取天然植物纤维”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和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立项资助的“龙须草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经专家组技术鉴定,“首次在世界上成功研制出高效节能型龙须草生物制浆技术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延伸研究已得到国家“863”计划立项资助。其主持开发的“荒山坡地植被恢复技术”的成果应用改变了南方植被恢复靠植树造林的传统技术路线; “湘西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应用通过产业化集成,使茶叶、烤烟、百合、龙须草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带动当地1.2万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该项目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为此特为他记“二等功”1次。邹冬生教授还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草业学报》、《求索》和Soil Use & Management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 邹冬生教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教书育人。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生态学概论》、《农业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17门课程,他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有23人(其中18人考上博士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也已达12人,3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考核获得优秀的达到11人。邹冬生教授先后荣获1992年霍英东基金会 “青年教师奖”、 2001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6年湖南农业大学 “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罗峰,男,1972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2013年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考核优秀。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大数据处理、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发的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包括酵母、拟南芥、水稻、人类等多个物种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开发了适合生物大数据的存储系统,较传统HDFS文件系统能大幅度提高其吞吐量;开发的MECAT软件能显著加速长三代测序基因组组装,较canu快近40倍。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