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南农业大学第16教学楼
  • 电话:0731-84618163
  • 传真:0731-84618163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时间:2019/03/12 17:11: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根据《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中期评估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专人,认真对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评估,评估报告如下:

  一、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一)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1、办学规模

目标(指学院“十三五”规划目标,下同):在校研究生规模达420人,全日制本科生达900人。

现状(指学院2018.9.30前状态数,下同):博士生65人,硕士生157人,在校研究生249人;本科全日制学生887人。

2、学科专业建设

目标: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学科1个;学科水平评估前10名或全国前30%学科数1个;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国家特色专业数、综合改革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试点专业1个。

现状: 3个本科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生物信息学),1个国家特色专业——植物保护专业;1个省特色专业(动植物检疫),1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一级学科,涵盖植物病理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生物信息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植物保护),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生物信息学)。学科水平评估前10名或全国前30-50%学科数1; 国家特色专业数、综合改革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个;新增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

3、人才培养质量

目标:本科生考研录取率30%;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毕业生创业率1%;学生出国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4人;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项;国家优秀教材1本;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个;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各类国际性、全国性竞赛获奖数5人次。

现状:学院本科生考研录取率37.57%;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42%;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88%;毕业生创业率3.57%;学生出国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0余人; 新增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承担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教改项目1项;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 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8;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 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 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

4、人才队伍建设

目标:专任教师达到55人,博士比例达85.5%,外缘教师比例达75%以上,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教师比超过58%;引进或培育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百人计划、芙蓉学者等)2-3名,建设10个教学科研团队,省级创新团队1个,力争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

现状:现专任教师52人(未含实验室教师)教师平均年龄42.1,具有博士学位的49人(不含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百人计划”1人,“神农学者”4人),比例达到了94.2%,上升8.2%,外援教师比例75%,相比十二五(70%)上升5%;具有留学或半年以上国外访问经历教师39,比例达39.6%;省级杰出人才1;“十三五期间,新增“双聘院士”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百人计划”1人,神农学者3人。

5、科技创新能力

目标:国家级岗位科学家2-3人,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5项;到位各类科研经费9200万元左右;发表SCIEI等论文245篇;获国家专利授权数100项;专利和动植物新品种转让数10-15项;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1-2项。

现状:获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到位各类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 专利授权数17;发表SCIEIISTP等收录论文957篇。

6、社会服务水平

目标:推广成果和技术10项;特色产业基地2个;专家服务站2个。

现状:推广成果和技术12项;特色产业基地1个;专家服务站17个。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学院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楼的整体搬迁工作,成立了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照搬迁工作方案有序进行。全院教职员工服从学院的安排,齐心协力,通力配合,按期完成了从11教学楼搬至综合实验大楼16教学楼的整体搬迁工作,保证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2、教育教学工作

1)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推进。植物保护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动植物检疫专业为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生物信息学3个专业完成了“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的修订工作;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和生物信息学3个专业初步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修(制)订工作;完成植保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汇报总结工作;与8家单位签订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协议;获校优秀毕业论文14篇;立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4项,省级18项,校级18项;获得1项校级A类培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周倩获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普通昆虫学》等5门课程为质量标准建设项目;曾润娥获学校首届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暨创新论坛“十佳论文”和“优秀作品”; 调整了教学基层组织及负责人,4个基层组织运行良好;顺利举办第二届病虫害标本制作技能大赛;张亚老师获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一等奖;王星获东方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茶树病虫防治学(第二版)》、《绿色食品生产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园艺植物病理学》申报了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顺利完成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微调;生物信息系被评为校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拟建设《农业昆虫学》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研究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新增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1个;成功申报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校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门;完成201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顺利通过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合格评估。

3、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1)学科实力显著提升。植物保护学科在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第八位,是我校唯一进入前八的学科;完成了学校优势学科建设调研会和专家咨询会,植物保护学科为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完成学科队伍基本情况摸底统计;选聘了学科带头人和学位点领衔人与助手。

2)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成功申报引进海外名师计划,新增“双聘院士”1,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芙蓉学者”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3人,神农学者周序国聘期考核优秀;新进教师11,其中3人为青年英才Ⅰ层次人才;新增教授3人(其中1人内聘),副教授7人(“绿色通道”通过人员2人,内聘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认定讲师4人;新增1名博士生导师,9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导师,8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导师;新上“1515”带头人才团队2个,“1515”学术骨干人才2人;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填写湖南省教育人物志,并完成材料的收集工作;完成第二轮湖南农业大学岗位设置、聘用合同书的签署工作;2人申报晋升湖南农业大学六级教育职员;选派4人参加出国留学英语培训;公派出国留学7人;组织专任教师2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集中面授培训。

4、科技研究、社会服务与开发工作

1)加强团队建设,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组建了13个科研团队;新增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4项;到位经费2500余万元。

2)科研成果丰硕。新增科研平台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1个);湖南省生物农药与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厅的验收;发表研究论文232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9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9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件;获各类科研奖励4项,成果鉴定1项;出版专著4本,编写教材4本。

3)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举办了湖南省植保系统站长、湖南省植保专干、湖南省植保岗位技术人员等各类培训班,培训达100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科技人员、种田大户3000人次以上;派出20多人担任省/市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万名工程专家,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持,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参与扶贫工作,为学院和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本科生工作有声有色。制定了《植物保护学院班主任考核办法》、《学工组辅导员日值班制度》、《植物保护学院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工作及评比制度》,学院在校学风建设、园区建设稳居前列; 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四六级考试动员大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4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56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8名同学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称号,96名同学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举办第十六届“求真杯”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第七届、第八届“大连三仪”杯动物技能大赛, 30名同学获得奖项; 16级检疫1班获校心理健康班会一等奖,16级生信1班荣获手语舞三等奖;第十五届团支部风采大赛,16检疫1班获得院一等奖,16植保3班获得校二等奖;学院获得“求特”个性发展活动先进单位、“阳光校园”活动最佳组织奖、第一届“寻找校园安全达人”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校“催贷先进单位”称号、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军训评比综合先进单位;完成了创新创业成果展的布展工作,获校创新创业成果展优秀作品一等奖、组织奖三等奖,在互联网+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获“五四红旗分团委”,“求实”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求强”就业创业活动先进单位;在校第二届双创成果展,学校学风内务建设,“阳光校园”系列活动,团支部风采大赛,三下乡成果展,模拟职场,均获最佳组织奖;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被评选为2016-2017年度校“优秀调研部门”和“优秀维权部门”;2014级植物保护一班、2015级植保卓越班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称号;19名同学获省“优秀毕业生”,26名同学获校“优秀毕业生”;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决执行“一把手”工程,院长、书记带队赴广州、深圳、江苏、杭州、山西、青岛等地开拓就业市场,协助学校组织大中型招聘会10余次,组织校内小型招聘会3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发布各类招聘信息900余条,开展就业指导3场、创业指导3场,获“求强”就业创业活动先进单位,目前初次就业率达到97.9%20余人获得推免资格,40余人考取985211高校继续深造,考研录取率达37.6%,多名同学考取公务员。

2)研究生工作成绩突出。10人获国家奖学金;72人获A类学业奖学金,155人获B类学业奖学金,28人获C类学业奖学金,83人获农科类专项学业奖学金;8人获省优秀毕业研究生,11人获校优秀毕业研究生;8人获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成功举办2017年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与植物保护”研究生暑期学校;2016年院研究生会承办了校研究生辩论赛,获优秀组织奖;2016年暑假期间在岳阳县中洲乡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和社会效应,在媒体上发表了40余篇新闻稿件和实践心得,学院团队获得了校研究生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称号;杨黎、张雪丽、范彦君,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代志军);杨晶晶、李雨婷、陈劲,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陈渊); 全力打造两支由研究生莫博程和吴翰林领衔的创业比赛队伍: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为为科技有限公司,均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校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橘友团队获得国赛铜奖;研究生莫博程领衔的创业比赛队伍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

 ()完成情况的评估结论

学院自评完成情况优秀。

二、规划实施的措施评价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评估

1、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引领学科和团队发展

近年来一直把引进高层次人才摆在首要位置。成功申报引进海外名师计划,新增“双聘院士”1人,“芙蓉学者”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3人,神农学者周序国聘期考核优秀;新进教师11人,其中邱林、石力、潘浪3人为青年英才Ⅰ层次人才,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着力加强现有教师自身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现有教师是学院教师主体,基于我院专任教师绝大多数均已获博士学位的情况,学院近两年侧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现有教师自身培养:一是积极支持教师竞争各类人才培养对象,如2018年新上“1515”带头人才团队2个,2017年新上“1515”学术骨干人才2人,2016年周倩遴选为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二是有序引导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职开展博士后研究,近两年进站博士后有于欢、李兰芝、谭琳、周倩、唐前君、钟杰、胡利锋、邱林8人,出站博士后有于欢、黄国华、朱宏建3人。在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中,进站再培养已蔚然成风。三是积极鼓励教师赴国外进修、合作研究,如2017年周玮博士赴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高级访问研究一年,代志军博士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研究一年,刘祥英赴肯塔基大学高级访问研究一年,王运生教授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合作研究;2018年李魏博士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级访问研究一年。四是大力支持教师的培训工作。近年来,组织专任教师2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集中面授培训,多次组织专业教师赴国内、外科研院所参加师资培训;多人参加广外脱产英语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教师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显著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带头作用,抓项目、出成果、出论文

新上“1515”带头人才团队2个,“1515”学术骨干人才2组建了13个科研团队;新增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4项;到位经费2000余万元;新增科研平台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1个);湖南省生物农药与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厅的验收;发表研究论文232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9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9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件;获各类科研奖励4项,成果鉴定1项;出版专著4本,编写教材4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领军人才

植物保护学院一直缺乏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

2、科研经费到位费、专利授权数(项)离目标相差太大

学院教师相对较少,当时制订科研经费那年达到鼎盛,科研经费预计至“十三五”末科研经费为5000万元左右。与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育人”的要求相比,我院明显存在科研团队意识不浓、缺少科技领军人才与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偏少、研究方向与研究力量过于分散等问题。

3、教学科研基地有待加强

校内教学基地建设有待加强,校外只有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三、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

(一)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

1、硕士研究生、留学生人数达不到预期;

2、一志愿填报率达100%的本科专业1个达不到;

3、国家级岗位科学家、科技创新团队缺乏;

4. 到位科研经费、专利授权数(项)、SCIEIISTP收录论文数(篇)达不到预期。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1、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在教育理论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暂时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术专著较少。继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搞好植物保护专业试点改革。

2、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对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人才的培育工作,建立适合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机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的突破。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人才。

3、加大对外交流,提高学位授权点的国际化程度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出国作博士后、访问学者,积极加大与国外高校研究生交流的力度。

4、充分挖掘资源。

 

                               植物保护学院

                             20181120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