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 | 22级植保四班团支部开展“参观将军故里 传承红色基因”团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18 17:00 点击: 字体大小:

(本网讯 植保学院 浦惟)植物保护学院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将团的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团组织开展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活动,促进组织内部团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

 5月25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22级植保四班团支部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张素芬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特别而意义深远的团日活动之旅。同学们来到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走进王震故居,传承红色基因,前往白云茶业感悟茶文化。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缅怀了先贤,提升了专业素养,更是让青春的活力在交流互动中迸发,友谊在共同奋进中升温。


参观将军故里,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第一站来到王震故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民宅,见证了王震将军为革命奋斗的历程。我们深入故居,聆听将军的英勇事迹,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小小解说员的讲解生动而有力,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王震先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更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一生都在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巩固西北的边疆,他呕心沥血,四处奔波,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张素芬老师表示,王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冲锋精神和敢挑重担、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她说道:“1949年,王震将军率部队解放新疆,1952年在新疆亲自创建了八一农学院(现新疆农业大学),对我国屯垦开荒的农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家作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牢记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积极投身到支援边疆的事业中,为边疆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对王震同志精神的传承,更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以王震将军为榜样,不断努力扎实专业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献出我的青春力量。”

------王慧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王震将军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王震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邓钦灿


畅游翠绿茶园,感悟千年茶韵

 午餐过后同学们抵达福寿山脚下的半山腰——白云茶业参观。我们徒步穿梭于茶园之间,感受这片绿意盎然的天地。在这片茶园与果树交织的景致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白云深处有人家,山清水秀出好茶”的诗意画卷中。


 身为植保专业的同学们还会驻足桃树旁,不禁思考起桃树上的主要害虫,如桃小食心虫等,并深入探讨桃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策略。山间飞舞的蝴蝶和树叶上的虫咬痕迹也引发了我们的专业兴趣,大家纷纷热烈讨论其特点和生态习性。这次旅行不仅欣赏了大自然之美,更深化了对植保知识的认识,激发了大家为植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小憩时,我校土壤肥料学专业彭建伟教授还向大家讲解了茶树的选择、育苗、剪裁等关键步骤,以及土壤、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细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对茶园的历史、规模和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勇攀福寿山巅,共赏瀑布奇观

 午后阳光炙热,同学们满怀热情地踏上了征服福寿山的征途。尽管福寿山不高,但在烈日炎炎下,那未经雕琢、崎岖不平的古栈道无疑为我们增添了几分挑战。

在攀登的途中,同学们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有的同学主动分担背包,有的同学则及时分享备好的药品以缓解同伴的不适。大家相互激励,携手向前,一步一步地向着目的地进发。

登上观景台,瀑布如银河倾泻,水声轰鸣。随后在水边嬉戏,水流冲刷手指,带走疲惫与烦恼,欢声笑语汇成一幅和谐欢乐的画面。这一刻,仿佛所有的困难和挑战都变得微不足道了。我们在瀑布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将这份欢乐和美好永远定格在心中。

 这次团日活动让同学们收获满满,大家深刻缅怀了先贤,学习了先辈精神,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红色基因为引领,将专业精神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这样的团日活动能够举办,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其中,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审稿 张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