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30 13:04 点击: 字体大小:

本中心于201710月由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农大分中心等相关学科和部门的24名教师组建。团队成员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省百人计划”1名、省新世纪121人才3名、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名、岗位科学家3名。目前已投入建设经费逾4000万元,科研用房达227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额近2000万元,软硬件计算资源基本配置到位。在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4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2项,总合同经费1200余万元。近5年已发表SCI/EI/ISTP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16件,申请专利30件,软件著作权、技术规程等知识产权认证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7项,另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中心重点致力于三个研究方向:

1) 数据分析与决策技术(算法创新,应用基础与核心技术)。构建了有监督学习整体分析框架,包括普适性关联测度与特征选择、学习机器选择与直接推理、样本异质性检测与样本选择、非线性可解释性体系、因果推断与可预测性、纵向数据拓阶定阶、多因素多水平配方优化实验设计与分析等。

2) 农业生物组学数据分析(面向微观数据,服务科研)。发展了能检测百万级SNP配对互作的超高效穷举检测算法SMSOV-Epi,构建了SNP对应基因互作有向非线性网络,成功用于水稻等作物产量、品质性状的基因组选择/预测;研发了表型代际效应联合分析流程用以鉴定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关联位点,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IF 16.6),在领域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农业数据采集与决策(面向宏观数据,服务生产)。优化配方与工艺15套,包括油菜施肥、施药方案,棉铃虫半纯、全纯人工饲料配方、大螟人工饲料配方等;制定技术规程5个;技术示范60余万亩,技术辐射90余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余人次、农民8000余人次;研发的水稻害虫诱集与自动计数系统、二化螟监测预警模型解决了害虫密度调查的痛点与难点,产生了较大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