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成果宣讲会 躬身实践促振兴 青春聚力献华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2 16:33 点击: 字体大小:

  (本网讯 植保学院 文厚羽 谭嘉欣11月4日,植物保护学院“三下乡”成果宣讲会在16教529教室顺利举行。学院团委书记欧阳倩、团委学生副书记周玲彤、三支“三下乡”团队学生代表以及部分2023级、2024级、2025级学生参会,会议由25植检一班郭欣怡主持。

宣讲会伊始,院团委实践部部长刘馨妍围绕“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活动意义、主要内容、收获成效与参与方式等方面作了系统介绍,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对实践活动的整体认识,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在基层服务中提升综合素质。

在团队展示环节,三支实践团依次分享了他们的实践经历与成果:

助力怀化市麻阳黄桃科技小院博士团深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聚焦黄桃产业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团队扎根田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并在服务中厚植“三农”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红星青禾卫士团队结合科技支农与红色教育,在板栗种植区建立“一树一档”管理机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切实解决板栗疫病等生产难题。团队还走进邓华将军故居,通过实物研学与“双讲解”模式重温革命历史,以红色分享会、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强化精神传承,进一步坚定服务基层、振兴乡村的理想信念。

南京乡村教育实践团以专业特色赋能乡村教育。实践期间,团队带领60名乡村青少年开展田间采样、植物拓印、盲盒种植等互动课程,通过防溺水情景剧、小暑节气科普等多元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据统计,85%的参与孩子能准确识别两种以上病虫害,实现了植保知识从课堂到家庭的有效传递,在乡村青少年心中播下知农爱农的种子。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团队组建、实践内容设计以及低年级学生参与方式等问题踊跃提问,各团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予以细致解答。

欧阳倩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各实践团队的成果与表现。她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她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锤炼本领、实现价值,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据悉,今年暑期,植物保护学院共派出三支实践团队、40余名师生,分赴湖南麻阳、江苏南京等地,围绕科技支农、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基层一线记录乡村发展,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实践声音,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也进一步坚定了植保学子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心与信念。

(审稿张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