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院师生赴浏阳开展科技服务和产业基地授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4 17:59 点击: 字体大小:


(本网讯植物保护学院 周东来)7月2日,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双清、张亚教授和农学院陈灿副教授,带领“浏阳稻鸭共育”科技小院研究生,冒着高温酷暑,前往浏阳市龙伏镇达峰村隆呼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并进行产业基地授牌。浏阳市科技局、龙伏镇及达峰村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和授牌仪式。

专家团队一行深入合作社“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基地,对当前中稻病虫草害防控、田间水肥管理、鸭子健康养殖以及晚稻育秧等技术措施进行现场指导。在随后的“稻鸭共育”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专家团队建议早稻、中稻和晚稻分批次放鸭,水稻选择抗倒伏、抗病性强、分蘖能力强的品种,适当稀植减少鸭群踩踏损伤或倒伏;鸭子选择体型适中、抗逆性强、田间活性强的品种(如攸县麻鸭),孵化后及时接种疫苗降低疾病发生几率;同时适量种植高蛋白的饲用苎麻品种,分批采收发酵后饲喂鸭子补充蛋白质摄入,促进鸭子健康生长,缩短上市周期。

下午4时,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喜悦的氛围和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专家团队为合作社授予湖南农业大学“浏阳稻鸭共育科技小院”“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稻鸭共育产业示范基地”匾牌。刘双清代表科技小院负责专家致辞,表示科技小院将聚焦“稻鸭共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需求,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农学院等相关领域专家,协同建设好科技小院,通过驻点科研、技术指导、成果转化、跟踪服务,实现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同时安排布置了科技小院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稻鸭共育”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有机结合,集成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融入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技术措施,构建全过程绿色高效生产体系,促进绿色生态种养的标准化。二是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打造“门前桥下鸭”稻鸭米、生态鸭、生态蛋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直销渠道(订单式供货、定向团购、私人定制和实体门店等)。通过合作社联动、品牌化运营、农文旅融合等措施,在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技术培训与人才培育,着重培养“新农人”“新型职业农民”,手把手带出“永不撤离的专家团队”,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次活动是学院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学院将继续组织科技服务团专家下乡服务,赋能浏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助力浏阳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