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团赴麻阳开展科技支农活动 助力黄桃产业提质增效
(本网讯 植物保护学院 欧阳倩 周玲彤)近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团前往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开展科技支农活动。旨在通过技术指导、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为当地黄桃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推进“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七月的麻阳县烈日炎炎,梯田桃园里,一颗颗色泽浓郁的黄桃挂满枝头。得益于富硒砂壤土、高山小气候等自然条件,这里的黄桃果皮玫瑰红色、果肉脆甜爽口,颇受消费者青睐,也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博士团抵达苍冲村,便直奔果园,现场查看果树长势,围绕夏季果园土肥水管理、修剪整形,特别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展开指导。
湖南农业大学麻阳黄桃科技小院2023年7月获批成立,已构建起“专家驻点+研究生常驻+农户参与”的常态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为果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作为湖南农业大学派驻麻阳黄桃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周衍章长期在此驻点开展科研服务。在黄桃成熟采摘季即将到来之际,他再次以博士团成员身份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望着长势喜人的桃林,周衍章深有感触:“实验室里采集的数据犹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只有将它们播种在麻阳的沃土中,才能收获产业振兴的丰硕果实。”周衍章表示,团队将继续秉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理念,将实验室研究与田间应用紧密结合,为黄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麻阳苗族自治县副县长贺巍表示,麻阳黄桃产业如同一块待雕琢的璞玉,亟需科技力量为其注入新动能,让黄桃真正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金果子”。苍冲村党支部书记龚宗田介绍了本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在科技小院的支持下,村里黄桃的产量和品质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科技小院负责人易图永汇报了小院在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双方围绕黄桃产业的未来发展,就品种改良与品质提升、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以及科技小院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指出,服务“三农”绝不是形式主义,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难题、产出真成果。学校将继续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全力支持麻阳黄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博士团与企业负责人展开座谈并签署合作协议,并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开展调研,在基地,团队发现豇豆正遭受荚螟虫害侵扰。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李有志立即开展现场诊断,提出系统防治方案:“防治关键要把握两个重点环节,首先必须精准抓住施药窗口期,选择清晨花朵闭合前进行作业;其次要实施源头治理,对田间脱落的残花和豆荚同步施药处理。”通过现场示范和技术讲解,农户们很快掌握了科学防治要领。
在接下来的几天,博士团将重点围绕黄桃病虫害防治开展技术攻关,深入楠木桥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产业调研,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产业发展现状。博士团成员刘昕恬表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们深入掌握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需求为后续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团队将根据调研情况,重点开展针对性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
(审稿 张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