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院师生赴岳阳开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田间调查与技术指导
(本网讯 植物保护学院 周东来)7月5日至7日,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双清带领“临湘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科技小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冒着高温酷暑,前往岳阳市平江县、汨罗市、岳阳县、临湘市等4个县市12个乡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业调研、病虫害和杂草田间调查以及防控技术指导工作。
7月5日,科技小院师生前往平江县瓮江镇、浯口镇、伍市镇,针对田间生产单元标准化设置、鸟类为害幼苗、杂草防控、玉米叶斑病和南方锈病防治等问题给予指导,并针对后期病虫害防控、田间水肥管理、技术集成应用等提出建议,刘双清与当地种植大户、乡镇农技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围绕如何从技术层面提高复合种植水平、提升种植效益开出“良方”清单。
7月6日,科技小院师生先后来到汨罗市罗江镇、桃林寺镇、白塘镇和岳阳县长湖乡、荣家湾镇、中洲乡,经田间实地调查后发现大豆的主要害虫有甜菜夜蛾、蝽象,玉米普遍遭受玉米螟为害,刘双清结合课题组研究发布的湖南省地方标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就封闭除草、合理施肥、主要病虫防控、及时化学控旺等进行技术指导。
7月7日,科技小院师生到达临湘市,在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陪同下,赴云湖街道、黄盖镇、江南镇的种植基地实地调查,发现作物缺水较严重、新开垦撂荒地肥力不足、玉米施肥不足、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虫口基数较高,刘双清当即联系当地种植户,提醒要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才能提高复合种植质效,并与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就后期工作推进进行了探讨交流。
此次产业调研和技术指导服务,科技小院师生深入田间生产一线,全面了解岳阳地区4个县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产业现状,针对发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植保配套技术提出改进措施,帮助种植户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和效益,助力大豆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为实现稳粮增豆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