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科普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9月16日,“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科普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举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重要部署,提升师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携手共筑“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承办,湖南生物机电学院、湖南省绿色食品协会、湖南省农药协会等单位协办。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科普宣传处处长杨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豆文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一级调研员杨韶红出席,学校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相关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
活动伊始,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国顺致欢迎辞。他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福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他介绍,湖南农业大学依托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开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体系;学校教师团队积极行动,与多个单位紧密合作,深入校园、社区开展科普宣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未来,学校将从修编教材、开设通识课、举办微专业等多个维度,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进校园”工作,为筑牢安全教育防线不懈努力。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三场主题报告依次展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科普宣传处处长杨玲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与任务”为题,从宏观视角出发,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深入剖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任务,观点深刻,令人深思;南宁海关所属龙邦海关副关长周国辉则围绕“农食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要求和流程”展开详细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检疫标准、通关流程等关键环节,让师生深刻认识保障跨境农产品安全的技术壁垒与制度设计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湖南省绿色食品协会会长朱勇带来“绿色食品科普知识”宣讲,助力师生精准识别健康农产品,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选择提供有力指导。报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3700多名师生踊跃参与。
活动还设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图片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参观等环节。师生近距离接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设备与实验流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场景深度结合,进一步深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知,切实感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此次科普活动,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师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更激发了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的关注与热情。湖南农业大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及各合作单位的紧密联系,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意识和质量安全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贡献力量。